查看原文
其他

美军F-35C坠毁事故更多细节:阻拦索全毁 45分钟航母恢复起降作业(附要说的话)

hawk26 hawk26讲武堂 2023-07-04

2月16日,美国海军披露了1月24日“卡尔·文森”号航母(CVN 70)一架F-35C着陆事故的更多细节。


事故发生后一张F-35C在海面上漂浮的照片就出现在社交媒体上,然后是两段关于这个事故的视频出现在网络上,让“联合攻击战斗机”的首次实战部署蒙上了一层阴影。美国海军目前正在调查这次事故的照片和视频,是如何从实战部署期间的航母上泄露出去的。不过,美国海军方面表示,尽管这个事故看起来很戏剧化,但只有七名舰员受伤,仅仅导致了45分钟的战机起降中断,可以看出这艘航母的损管和应急措施非常有效。

本文为美国“The Drive”网站“战争地带(War Zone)”专栏文章,作者Thomas Newdick,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。


由于还有其他飞机等待着陆,飞行甲板的清理工作必须争分夺秒。

美国国防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向《防务新闻》的梅根·埃克斯坦(Megan Eckstein)解释说,事故发生时,还有其他飞机在空中,则增加了整个航母团队反应的紧迫性。在撞到着陆区之后,这架F-35C撕断了所有四条阻拦索,并在甲板上留下很多碎片。弹射器轨道上还有污垢,影响飞机的后续弹射起飞工作。




坠入海中的F-35C,可以看到座舱盖已经不见,飞行员弹射逃生。


在这次事故中坠机的飞行员已经受伤,由在空中巡视的直升机救援。随后,这架直升机降落在航母的升降机上,避免影响飞行甲板的清理工作。


执行空中加油任务的F/A-18E,挂载四个副油箱,机腹下是加油吊舱。

首先要让飞行甲板准备好弹射一架执行空中加油任务的F/A-18E/F“超级大黄蜂”,让它可以为在空中等候着舰的战机加油。与此同时,有数量不详的仍在高空飞行的战机转降到“亚伯拉罕·林肯”号航母(CVN 72)上。目前,尚不清楚有多少飞机在盘旋等候时进行了空中加油,或是转降到其他航母上。


1月23日,“卡尔·文森”号和“亚伯拉罕·林肯”号在南中国海进行双航母部署,并拍摄宣传照。

与此同时,“卡尔·文森”号的甲板工作人员进行了四五次异物碎片行走排查,检查飞行甲板是否有残留的残骸和损坏情况,并更换了四根阻拦索。这名国防部的官员表示:“在30到45分钟之内,我们就准备好迎接战机着舰。”



F-35C首次实战部署中,“卡尔·文森”号上还有F/A-18E/F“超级大黄蜂”。

虽然舰员的受伤和F-35C的损失令人非常遗憾,但这个事故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压力测试机会,可以了解航母舰员在舰载机损失的情况下的实际反应情况。

随着对等国家冲突的可能性正在上升,战时损失管制,以及如何迅速减轻损失并保持舰船的正常运行,已经成为美国海军的主要关注点。


无论如何,“卡尔·文森”号航母的舰员做得非常出色,确保了一个糟糕的事故之后,不会让情况变得更糟。



译者按:


这件事就是美式的“丧事当喜事办”,一场灾难中总能找到亮点。不过,美军在突然遭遇此次事故后,能够迅速营救落水飞行员,清理弹射器,迅速起飞空中加油机,为盘旋战机加油。然后又安排高空战机备降到其他航母上,这样的快速反应能力实在值得学习。



浅析:F-35C着舰坠毁视频现身网络 舰员成功应对灾难 避免更大损失(附视频)

美军F-35C舰载隐形战机生锈?吸波涂层铁元素氧化 对性能影响不大

“卡尔·文森”号航母战斗群近照 F-35C首次实战部署即来亚太地区



——————分隔线——————



要说的话:


对于“译者按”本人其实一直有种抵触情绪,因为自己想为大家提供原汁原味的外文报道和资料介绍,不想因为最后这个尾巴转移阅读者的注意力。毕竟,写个短小的“译者按”总有以偏概全之感。


因为特殊的关系,本人大概从七八岁就开始看台湾出版的杂志《军事家》,不仅练就了肉眼“繁转简”,还会从歌颂“王师”的文章中看出问题,从谩骂“共军”的文字中找出中国军队的发展亮点。所以,本人也希望能够给大家这样一个看到外面原汁原味文章的机会。


但是,现在网络上看东西的人,绝大多数都是以娱乐为目的,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意思。拿来本人翻译的文章就开喷,实在招惹了太多的人身攻击。昨天翻译的《柏林墙的最后一枪:两名年轻人投奔自由过程 被镜头忠实记录下来》就非常典型,不是总看到官方媒体说西方国家如何污蔑社会主义阵营,进行选择性报道,这次本人给大家翻译了一篇给大家看看。结果太多的人根本没看出这个反面典型的内涵,反而污蔑本人如何如何,真是令人寒心。


原文中说“为了记录即将发生的事情,伯特·格雷泽还通知了西柏林的一位朋友,他与鲍曼将在何时何地逃离东德。那位朋友在检查站西侧的一个瞭望塔中占据了一个位置,以便拍摄他们成功逃离东德的照片。”没看出问题吗?所谓的“朋友”是什么人,在那个时代能有长焦相机?西方媒体就是这样行文,很多人都看不出来?正如本人在评论中说的那样“勾结西方媒体,拍摄自己叛逃,就不是什么好东西”——事先约定时间和地点,然后叛逃,让自己蹿红。而西方记者可能更希望拍摄到他们两人被当场击毙的镜头,搞个大新闻,真正的各怀鬼胎。


怎么说呢,网络上的“小粉红”没有一点斗争经验,没有一点独立思维能力,只会把斗争演变成最低端的人身攻击,不仅自降身价(当然,之前是负数的也可以降到更低的负数),还会伤害很多朋友。


当然,那篇文章也让本人成功见识到了兴师问罪的黄俄,终于见到友军的美分,体制内的两面派,宣传普世价值的神经病。这类货色似乎更多一些,但“小粉红”的影响力,以及他们在各种平台闹腾的力度更大一点,而这正是本人痛心的一点。


所以,还是写“译者按”吧,免得一些麻烦。


留言截图:



做自媒体这么多年,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各种奇葩以及他们的言论……一次又一次刷新本人对智商下限的理解和想象上限的探索。面对两边越来越极端的倾向,两边都要打!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